-
课间十分钟要妥善管理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70
化解课间管理两难,确保课间十分钟闹而不过,要正确定位课间的功能,进一步优化管理,强化项目设计,实现课间十分钟育人效能最大化。 首先,要明令禁止教师侵占课间十分钟。教师要提高职业素养,科学设计、恰当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做到上课铃响进课堂、下课[详细]
-
消除“课间圈养”需要勇气,更需要自信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55
这位家长的质疑,不仅触及了一线教师的课间管理敏感点,更触及了学校安全管理的敏感点。不知何时,课间跳绳、跳房子、踢毽子、打弹珠等儿童游戏在校园内消失了,除了体育课,操场上看不到学生跑跳的身影,不少学校课间10分钟鸦雀无声。课间圈养的情况在全[详细]
-
课间管理不是非“放养”即“圈养”选一样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55
学习是强度很大的脑力劳动,持续一定时间后,需要适度休息、运动,以缓解大脑、视力疲劳。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连续学习的最大时间阈值不宜超过40分钟。因此,我们通常设置40分钟为一课时,课间休息十分钟,每天还安排一次大课间活动、两次眼保健操。 《未成[详细]
-
“分数YH”不可浪费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59
分数银行并非这位中学老师的首创,经常在报刊上看到类似的做法。分数银行指向学生,旨在维护学生的尊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样的方法,偶尔用之,或可奏效,但如果推而广之,可能会降低考试的严肃性,催生学生的惰性。 如果学生考59[详细]
-
课间管理当跳出局促的“安全观”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41
不知何时,课间跳绳、跳房子、踢毽子、打弹珠等儿童游戏在校园内消失了,除了体育课,操场上看不到学生跑跳的身影,课间圈养的情况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普遍存在,就连课间10分钟也鸦雀无声。其中,一个根本问题在于,中小学校教育管理者陷入了狭隘的安全观[详细]
-
职教本科化要遵从职教本色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66
职业教育是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其重点是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本质区别。当前,我国已进入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新阶段,消费拉动、效率提高、技术进步、人才支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亟需与之匹配的脑力密集型高[详细]
-
用无人机做“人口普查”?不只是人还有动物!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6 热度:70
根据数据,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了低速增长态势,我国依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如此精确的数据是如何得来的呢?大家印象中的人口普查,可能只是政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走访、统计信息,由此获取人口相关情况。但其实,人口普查是个浩大、长期且复杂的工程[详细]
-
将物联网分析从数据中心扩展到雾服务器到网络边缘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5 热度:128
物联网系统在网络边缘过滤,预处理和聚合数据堆。此数据通常传输到更高级别的雾或云平台,执行进一步分析并根据手头的信息做出决策。然后将这些决定传达回边缘,在物理世界中将它们付诸行动。 但是,这种数据分析架构充满了挑战。这类系统的每一层都存在网[详细]
-
云存储加密的3个做法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3 热度:53
这3个重要的云存储加密的最佳做法将有助于确保数据安全。 静态、动态数据加密 加密技术就是用来保护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存储中的数据为静态数据、传输的数据为静态数据,请同时加密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组织可以根据数据类型,利用应用程序级[详细]
-
请记住,这仍是一个拼能力的时代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3 热度:139
社会舆论和媒体似乎不停地暗示,拼爹已成为一种时代病,大学生就业更是一场拼爹的竞赛。从这个调查中可以看出,拼爹的舆论背景带给大学生先入为主的印象仍然是有的,47.1%的未就业大学生同意现在找工作主要就是拼爹,这已是很高的比例。但所幸,现实给他们[详细]
-
就业质量报告不能丢了本心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3 热度:72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毕业生就业情况是体现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各高校必须及时向社会公布以回应民众关切。75所高校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主动公开就业信息,有助于高校自觉接受公众监督,促进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详细]
-
古怪建筑立不起大学精神地标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3 热度:61
校园建筑本应体现一个学校特有的文化,但近年来,伴随着一味追求面积扩张和标新立异的建设热潮,不少学校整体建筑规划布局显得无序和混乱,也严重影响着大学作为教育机构的品位和品质。正是在这点上,这一奇葩建筑才引来网友的吐槽和调侃。 众所周知,大学[详细]
-
读书人为什么不学习了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3 热度:144
我们当然不能就以偏概全地得出所有读书人都不读书的结论。毕竟有的人还坚持在专业书外,汲取综合性书籍的思想智慧,只不过不为外人道罢了。而在老一辈学者看来,有些闲书读了无益,有时候不读闲书是一种美德,代表了学术自律和用志不分的钻研精神。但不能[详细]
-
打压学术抄袭,不可少了“第三方”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3 热度:172
学术环境急需净化,北大此举理应获得支持,不过在笔者看来,倒也没有必要过分夸大其示范效应。与常见的抄袭纠纷相比,于艳茹事件有两个明显不同的特征。其一,于艳茹论文的大量内容系对国外论文的直接翻译,抄袭手法太过明显;其二,于艳茹抄袭事件首先是[详细]
-
考多少分才不会落后在起跑线上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3 热度:167
从报道中可知,39岁的李先生正处在事业巅峰,平时早出晚归,很少照顾到孩子,也许从小到大,在学习阶段和工作团队中,李先生从来都是佼佼者。问题是,他的儿子不过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不过因为马虎大意考差了一次(96分也绝对不算低),李先生就小题大做将[详细]
-
“布鞋院士”改变了我们哪根神经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3 热度:121
职业精神意味着专业化,且愿意以此作为一种职业的经营。李小文院士在回忆其成长经历时,并不讳言他当初选择学术道路,选择遥感专业更多只是一种偶然;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真正选择之后,就认认真真地献身于此。当前的中国社会,甚至在学术界、高等教育领域[详细]
-
童话变味,要问土壤是否腐败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3 热度:84
许多人看了感到很震惊,原因主要在于童话故事中竟有打胎情节小小年纪就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将来还得了!成年人大多担忧孩子今后的成长,这个出发点没有错。尽管如此,也不必将此视为洪水猛兽。 审视这篇作文,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作者一反简单无[详细]
-
别错误理解了“专科生就业率超博士”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3 热度:108
曾几何时,学历学位是个人发展的敲门砖,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不用理睬,中专一边呆站,没有高学历俨然就丧失了好前途。在学历社会的环境下,学历歧视屡见不鲜,通常认为只有拥有高学历的人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学历甚至可以起到[详细]